危機爆發之前,金融監管的重點是避免單個銀行的破產,但在這一點上做得不盡如人意。如今,金融監管的重點更多地放在防範系統性危機上。用術語來說,我們已從註重「微觀審慎監管」轉向更加註重「宏觀審慎監管」。在英國,這一轉變催生了金融政策委員會(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),它剛剛公佈了關於希望擁有何種權力和打算使用何種工具的想法。
在渣打銀行(Standard Chartered),我們對宏觀審慎監管的理念和金融政策委員會的成立非常支持。然而,我們對該委員會對自身職責的界定感到焦慮不安。雖然在此領域經驗比英國豐富得多的國家已提出了許多見解,但英國似乎決心要證明「我們懂得更多」,其採取的方法與在其他國家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明顯不同。
金融政策委員會的方法不但乾涉傾向極強,而且思路極其狹隘。它想在總體和分行業的基礎上為銀行規定不同的資本金要求,還想規定不同的杠桿率,但對要求的變動範圍基本或完全沒有規定——或者說,相關規定少到不足以支持乾預的合理性。這種比較技術性的語言的含義可能不是很直白,但實際上,金融政策委員會想要控制所有經濟領域的貸款數量和貸款成本,從製造業到房屋抵押貸款。這和上世紀70年代英國對金融業進行準國有化的情況有些相像。如果換成汽車製造業,這就好比成立一個中央委員會來決定生產多少輛汽車,其中有多少是4驅車、小型兩廂車等等。我們都清楚這一套有多麼「管用」。
無論你如何看待眾多銀行在危機釀成中的所作所為,我們都有充分的理由對這套做法感到擔心。第一,它意味著金融政策委員會的權力將過分集中。它做出的決定將影響到英國所有企業和個人的信貸成本。所以,你不得不對它的權力和問責機制感到擔憂。金融政策委員會的委員們都是極受尊敬的人物,但沒有一位委員管理過銀行。
然而,即便各個委員具備完備的技能和見識,並且有關問責機制的全部疑雲都被吹散,我仍然認為,下麵這個觀點是過時和錯誤的:某一個委員會應有能力預測所有風險、並對經濟當中如此重要的一個領域實施微觀管理。歷史已證明,直接指揮與控制的缺陷與完全放任同等嚴重。
第二,對於銀行的股權和信貸投資者將如何看待他們的乾預行動,金融政策委員會似乎極度漠不關心。銀行的股權投資者已因銀行的自身錯誤而蒙受了損失,我認為,他們一想到回報率將由金融政策委員會來決定,就會逃得遠遠的。這一點很關鍵。坦率講,如果投資者認為投資於銀行將無法獲得合理的回報,就會將資金撤出銀行業,造成信貸供應量減少、信貸成本升高。在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成為當前要務之際,我們不希望看到出現這樣的局面。
金融政策委員會無疑將回應稱,投資者應當承認一個事實,即目前的銀行業比以往安全得多,所以他們應當要求低得多的回報。盡管說得像是神學上的必然一樣,但這其實相當於蓄意的自我欺騙。眼下並沒有證據證明銀行的股權成本已經降下來。
第三,這種熱衷於對銀行行為實施控制的做法,沒有抓住要領。誠然,銀行可能成為系統風險的源頭,但絕不是唯一的源頭。試圖通過乾預銀行體系來防範所有類型的系統風險,是一種怪異的做法。
以房地產泡沫為例。大多數銀行危機都源於房地產資產膨脹,無論是商業地產還是住宅地產。正因如此,實際上每個設有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國家,都會限定貸款與估值比率(loan-to-value ratio)或貸款與收入比率(loan-to-income ratio)的範圍,再結合使用其他工具,來限制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數量。然而,金融政策委員會已決定不使用此類工具,因為「這些工具將直接影響到個人或企業能夠(或不能夠)借到多少資金」。
而這正是問題的關鍵。如果你想控制泡沫,就必須有能力制止個人或企業過度借貸,也就是拿走「賓治盆」(punch bowl)。(曾長期擔任美聯儲(Fed)主席的威廉‧麥克切斯尼‧馬丁(William McChesney Martin)將央行的管理之道簡潔地定義為「在宴會漸入佳境之際拿走賓治盆」。——譯者註)但是,金融政策委員會沒有勇氣直接這麼做,於是就想通過耍花招達到相同的目的。
對於確保讓銀行背上「結束宴會」的罪名來說,這是一個絕妙的辦法;但就管理經濟而言,這是糟糕的做法。當你拿走賓治盆時,你是希望宴會繼續熱鬧下去,而不是要耍什麼伎倆。
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是,金融政策委員會似乎對金融穩定面臨的一些最大風險一無所知。看看英國央行(BoE)、美聯儲和歐洲央行(ECB)的現狀吧。這三家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都有很大程度的膨脹,杠桿率也提高得非常厲害,而且在空前規模上使用了創新性工具。各家央行已步入全新的未知領域,這將帶來難以預料、影響可能十分深遠的後果。
這些問題一定會出現在金融政策委員會的議程上嗎?可能會,但你在他們的會議記錄中找不到這些。在金融政策委員會的眼裡,似乎政府、監管機構和央行都是美德的典範,而私人部門卻是所有問題的源頭。去對希臘民眾這樣說吧。財政失職和寬松貨幣政策才是釀成危機的重要因素,同時一些銀行的行為也確實非常魯莽和愚蠢。為避免未來再發生此類危機,我們需要金融政策委員會開闊思維和拿出勇氣,在審視問題時做到全面,而在行動時做到深思熟慮和細致。
哈佛翻譯社 祝您心想事成!
哈佛翻譯社是「台北市翻譯商業同業公會」的優秀會員,多年來一直致力於「翻譯」、「口譯」、「翻譯公證」等業務。哈佛翻譯社所提供的語言翻譯,主要有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、德文、法文等,翻譯的領域則包括年報財報翻譯、法律合約翻譯、醫學醫藥翻譯、網路資安翻譯、網站建置翻譯、技術說明書翻譯、文學藝術翻譯、期刊文章翻譯、學術論文翻譯等各產業類別。
哈佛翻譯社
地址: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號
電話:02-2366-0138
網站:www.harvardtranslation.com.tw
E-mail:service@harvardtranslation.com.tw
星期六, 3月 31, 2012
英國監管新政令人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